“大家好,我是小可!”標志性的漫畫電眼,配上生動活潑的表情和靈活敏捷的動作……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(qū)揚美實驗學校的虛擬教師主播“小可”一上線,憑借活潑的授課風格和有趣的動畫形象,收獲大批“粉絲”。在網絡藝術選修課上。這一充滿“科技感”的虛擬形象的幕后團隊,就是該校學生社團——CIGO二次元工作站。
在揚美實驗學校CIGO二次元工作站,八年級學生陳藝萌作為社長,帶領社員們一起學習與二次元相關的數字美術技術?!靶】伞本褪枪ぷ髡纠?D建模技術,制作的虛擬形象。自上學期在校園藝術節(jié)亮相后,“小可”就憑借活潑的性格獲得了學生喜愛。
“我們想讓‘小可’被更多人知道?!标愃嚸缺硎荆弥鐖F可以申請承擔學校藝術選修課的授課任務后,她就和社團成員們整理出了“小可的高大上二次元美技課”課程,通過3D建模和半身動作捕捉等新技術,捕捉陳藝萌的聲音和肢體動作,實現虛擬形象與選修學生實時互動。“為了讓‘小可’的‘性能’更好地發(fā)揮,上課的時候要不停地手舞足蹈,也不能忘記和同學們互動?!标愃嚸刃Φ?,這次“小老師”的經歷,讓她感受到了教師們的不容易。
“講課的老師是一位虛擬人物,她代替真實的老師出現在屏幕上,我覺得非常神奇。為了弄明白這項技術是怎么實現的,我聽課更加認真了?!痹撔?04班的劉同學興奮地說。
除了“小可”,陳藝萌還和CIGO二次元工作站,為學校設計了“白玉老師”這一虛擬形象。語文科組的教師們用“白玉老師”的形象,為七年級學生錄制了10集名著閱讀課,并計劃開發(fā)新的課程。
針對全新的上課形象,教師們在授課風格上做出了創(chuàng)新。“我們參考了很多資料,了解學生們喜歡的講課風格、二次元形象的聲線和動作等”,“白玉老師”團隊成員、八年級語文教師楊秀穎介紹,“白玉老師”搭建起了二次元世界和現實課堂的重要橋梁,相較于傳統(tǒng)課堂,可愛的二次元形象讓學生們感到更加親切,課堂互動也明顯增多。
陳藝萌表示,社團的創(chuàng)立,以及“小可”“白玉老師”受到認可,離不開學校的“夢想助力計劃”。在充分發(fā)揮學生自主性、創(chuàng)造力的基礎上,學校大力支持學生社團發(fā)展,發(fā)掘學生創(chuàng)造潛力,讓“小可”“白玉老師”和更多“夢想”成真。(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劉盾 通訊員 胡嘉怡 鄧萃)
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